幾年前O2O之風吹遍各個行業(yè),但“送藥上門”直到現(xiàn)在也沒有大火。在鄭州市場上,路上往來送藥的小哥與外賣小哥相比鳳毛麟角。
(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)
“送藥上門”這個“剛需”背后,實際上是低單價、低頻次的消費,想要做成一種商業(yè)模式就非常困難。凌晨頭疼陣陣,半小時送藥上門……一個人在鄭州打拼,親人、朋友有時候確實鞭長莫及,在最無助的時候,“送藥上門”給了“空巢青年”最大的安慰。
半小時送藥到家 “空巢青年”的福音
在鄭州工作的劉寧,從小有痛經(jīng)的毛病。平日里,布洛芬是家里的常用藥,但這周一,當她從公司加班回家時卻發(fā)現(xiàn),“大姨媽”來了但布洛芬沒有了。
租住在鄭東新區(qū)一套公寓里,沒有合租室友,最近的朋友也在幾公里之外,她躺在床上實在不想去距家1公里開外的藥房里買一盒布洛芬。
想到一次新零售論壇中,一位嘉賓“安利”的一個送藥的平臺,于是她就嘗試用微信下了單,買了一盒布洛芬和一盒益母草沖劑。
20分鐘后,送藥的小哥來敲門。劉寧說:“這大約是我最期待的一只包裹了吧,確實是‘空巢青年’的福音?!?
“送藥上門”玩了這些年都沒紅
當半夜饑腸轆轆時,八方美食都可以用外賣招呼,而深夜生病卻只能強撐病體或是拜托家人去一條街區(qū)外買藥,劉寧的這種“送藥上門”的需求聽起來相當“剛需”。
不過幾年前O2O之風吹遍各個行業(yè),但“送藥上門”直到現(xiàn)在也沒有大火。
這個行業(yè)也不是沒有資本進入,早在2015年,“送藥上門”就引發(fā)了巨頭與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齊飛,微信團隊公布“微信智慧藥店解決方案”,阿里健康開啟藥品O2O模式,百度則希望通過直達號為藥店導入流量……但最終一眾互聯(lián)網(wǎng)“大佬”都沒有做火這個行業(yè),2017年還出現(xiàn)了一波倒閉潮。
在鄭州市場上,雖然叮當快藥、京東到家、UU跑腿都提供送藥的服務(wù),但在路上往來送藥的小哥與外賣小哥相比鳳毛麟角。
“送藥上門”只是看上去的剛需
“盡管‘送藥上門’看起來是‘剛需’,但是藥品的特殊性、消費頻次,讓‘送藥上門’這個商業(yè)模式運營起來挺難的。”三節(jié)課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徐財星說。
消費藥品的主要客戶是老人,他們比較在乎運費;消費藥品量比較大的是慢性病人,他們一般都會囤藥;生了急病的都會去醫(yī)院,更不會選擇“送藥上門”。在他看來,能選擇“送藥上門”的人其實是病人中的很小一部分,這部分人的特點是依賴外賣、病不重、不需要詢問醫(yī)生、家中碰巧沒藥……
從京東到家、UU跑腿等平臺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來看,“送藥上門”的需求以感冒藥、退熱藥、止痛藥為主,這些藥品單價比較低。
“送藥上門”這個“剛需”背后,實際上是低單價、低頻次的消費,想要做成一種商業(yè)模式就非常困難。